山东法制报发稿投稿流程及注意事项
一、投稿流程
1.确定稿件类型
新闻/法治类稿件(如案例解析、政策解读、法治实践报道等):
选题方向:聚焦法治建设、司法实践、社会治理等,例如枣庄市石榴产业专项立法、安丘法院司法建议工作等。
内容要求:需真实客观,引用权威法律文件或案例,语言严谨通俗,避免主观臆断。
公告类稿件(如证件挂失、公章/营业执照声明等):
费用标准:
证件遗失:200元/50字起;
公章/营业执照声明:400元/50字起;
公告类:400元/120字起。
字数计算规则:标点符号、数字、字母均计入字数(两个小写字母或数字算1字,大写字母单独计1字)。
出刊时间:周一到周五,截稿时间为出刊前一工作日的15:00,超时顺延至下一工作日。
2.选择投稿渠道
公告类:
通过第三方平台(如“登报易”)在线提交,填写内容并选择刊期。
新闻/法治类:
邮箱或官网投稿:需通过《山东法制报》官网或编辑部确认投稿邮箱。
邮寄投稿:地址需咨询编辑部。
3.提交稿件
公告类:严格按字数模板提交,注明证件类型、编号等关键信息。
新闻类:
格式规范:使用Word文档,标题简洁(不超过20字),正文采用“倒金字塔”结构(导语、主体、结语),字数建议800~1500字,配图分辨率≥300dpi并附版权说明。
附加信息:附作者真实姓名、单位、联系方式及身份证号。
4.审核与发布
审核周期:
公告类:通常1个工作日内审核,次日见报。
新闻类:需1~2周,重大选题可能延长至1个月,实行三级审核(初审→复审→终审)。
发布形式:通过审核的稿件在纸质版、电子版(官网、客户端)及合作平台(如学习强国)同步发布。
5.费用与稿酬
公告类:截稿前撤稿需扣除30%费用,截稿后不可撤销。
新闻类:稿酬按字数或质量计费(具体标准需与编辑部确认),部分优质稿件可能获得奖励或被评为“优秀通讯员”。
二、注意事项
1.内容合规性
真实性:引用政府文件、司法案例等权威来源,案例需隐去个人隐私。
原创性:查重率需≤20%,禁止一稿多投;若被其他媒体录用需及时撤稿。
导向性:避免涉及民族、宗教等敏感话题,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
2.格式与时效性
法言法语:准确使用法律术语(如区分“侦查”与“侦察”、“犯罪嫌疑人”与“犯人”),避免主观词汇(如“丧心病狂”“狗急跳墙”)。
截稿时间:新闻类稿件需在事件发生后24小时内投稿,急稿可标注“加急”;公告类严格遵循15:00截稿。
3.法律与伦理要求
平衡采访:涉及案件报道时需采访多方当事人,避免偏听偏信或干扰司法(如提前预判判决结果)。
隐私保护:涉及个人信息需脱敏处理,并附书面授权证明。
4.投稿策略优化
栏目适配:研究往期栏目(如“法治护航”“司法建议”),针对性调整选题(如乡村振兴、未成年人保护等)。
热点结合:围绕山东本地法治动态(如《枣庄市石榴产业发展促进条例》)策划内容,提升采用率。
三、替代方式与补充建议
1.企业合作:批量刊登公告或定制内容可签订年度协议,降低成本。
2.专业代发:通过“登报易”机构覆盖更广泛媒体资源,提升传播效率。
3.动态监测:发布后通过数据分析工具(如百度指数)跟踪阅读量、转发量,优化后续选题。
投稿《山东法制报》需根据稿件类型选择流程,公告类以效率和规范为核心,新闻类注重内容质量与时效性。建议通过官网或致电编辑部确认最新要求,更多细节可参考山东法制报官网或“登报易”第三方代理机构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