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海法制报发稿投稿流程及注意事项
一、投稿流程
1.明确稿件类型与费用标准
新闻类稿件:需聚焦青海本地法治动态、案例分析、政策解读等,内容需真实且符合“法治宣传+民生服务”的定位。
公告类稿件(如证件挂失、企业声明):
费用标准:个人证件挂失约50元/50字起,公司证件挂失100元/证起,字数计算包含标点符号(单个数字或大写字母计1字,两个小写字母/数字合并计1字)。
特殊公告:如司法拍卖、行政处罚公示等,费用需单独协商。
2.选择投稿渠道
官方渠道:
邮箱投稿:通常需按栏目发送至指定邮箱(如新闻类至法治动态专栏邮箱,公告类至专用公告邮箱),邮件主题需标注“投稿栏目+标题+作者”。
官网在线投稿:通过《青海法制报》官网提交,需填写模板信息并上传稿件。
第三方代理平台:如“登报易”,支持加急处理(24小时内发布)或批量软文发稿,需支付服务费(公告类加急费约20%50%)。
3.提交与审核
截稿时间:工作日15:00前提交的公告类稿件可次日见报;新闻类稿件审核周期通常12周,重大选题可能延长。
审核流程:实行三级审稿制(初审→复审→终审),涉及敏感内容的稿件需额外法律合规审查。
4.费用支付与发布
支付方式:公告类稿件通过“登报易”平台在线支付,新闻类需签订用稿协议后银行转账。
刊发时间:纸质版每周一至周五出刊,电子版同步更新至官网及合作数据库(如知网、万方)。
5.发布监测与反馈
可申请邮寄样报或电子回执,公告类稿件通过第三方平台可实时查询发布状态。
稿酬标准:新闻类约60~100元/千字,副刊类(如法治评论)略高,公告类按字数固定收费。
二、注意事项
1.内容合规性
真实性:新闻类稿件需标注数据来源(如法院判决书、统计局报告),案例分析需匿名处理当事人信息。
原创性:查重率≤20%,严禁抄袭或AI生成内容;一稿多投可能导致拉黑作者账号。
导向性:避免使用“严厉打击”“从严从快”等非法律术语,需引用法条原文并注明条款号。
2.格式与技术要求
文件格式:使用Word文档,标题黑体三号加粗,正文宋体小四号,1.5倍行距,图片分辨率≥300dpi。
字数限制:新闻类建议800~1500字,公告类严格按模板控制字数(超字数需额外付费)。
3.法律与隐私保护
隐私脱敏:证件挂失需隐去部分身份证号,企业公告需附营业执照扫描件。
版权声明:默认授权报社全媒体使用权,保留网络传播权需在投稿时单独说明。
4.投稿策略优化
栏目适配:研究往期栏目(如“以案说法”“基层法治”),模仿其语言风格(如案例解析需包含“案情→争议焦点→法律依据→启示”)。
热点结合:围绕青海本地法治热点(如生态保护司法案例、民族地区普法)策划选题,提升采用率。
5.沟通与时效管理
避免重复催稿:投稿后1周可邮件查询进度,频繁催促可能影响编辑审核优先级。
撤稿规则:截稿前撤稿需扣除30%费用,刊发后无法撤销。
三、替代方案与补充建议
1.低成本公告发布:通过“登报易”等代理平台批量发稿,费用比官方渠道低10%20%,且支持多媒体同步。
2.学术类稿件转向:若内容偏理论,可投稿至《法制内参》等专业期刊,需符合学术论文格式(含中英文摘要、参考文献)。
3.传播效果追踪:发布后通过阅读量、转载量(如“新海南”客户端)评估影响力,优化后续选题。
联系方式:
编辑部地址:青海省西宁市(参考同类报刊推测,具体以官网为准)。
投稿咨询:可通过第三方平台“登报易”查询最新信息(电话:010-56025888)。
如需更详细的栏目投稿细则,建议访问《青海法制报》官网或关注其微信公众号获取动态更新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