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文汇报发稿投稿流程及注意事项
一、发稿投稿流程
1.副刊文学类稿件
投稿渠道
直接投稿:通过官方指定邮箱提交稿件,需将文章粘贴至邮件正文(避免发送附件)。
格式要求:
作品类型包括散文、随笔、诗歌、小说(微/短篇)、人物故事、书画点评等纯文学内容,字数建议800~1500字(诗歌需简短)。
需转换为繁体字以符合香港编辑审稿习惯。
审稿与反馈
审稿周期约1个月,通过后编辑部会联系作者并安排刊登。
若未通过,一般不提供详细退稿原因,但可尝试邮件询问编辑建议。
稿费与信息登记
投稿时需在文末注明真实姓名、身份证号、联系方式、邮寄地址或银行卡信息,以便寄送稿费和样刊。
2.新闻及综合资讯类稿件
投稿渠道
直接联系报社:通过官网或电话咨询新闻部,提交符合媒体定位的稿件(如时政解读、港澳台民生报道)。
第三方代理平台:如“登报易”机构协助对接,需提供稿件并支付翻译费用(若需英文或其他语言版本)。
内容要求
新闻稿件需1000字以内,配2~3张图片,可附带视频链接(如YouTube)。
强调时效性,重大事件需在发生后3天内投稿。
审核与发布
代理平台审核周期1~3天,通过后可在《文汇报》官网及合作平台(如大公网)同步发布。
确保稿件符合爱国爱港宗旨,避免敏感政治表述。
二、注意事项
1.内容规范
真实性:文学类作品需注重史实性、故事性,新闻类稿件需引用权威数据来源。
避免广告化:副刊稿件需以文学性为主,避免直接宣传企业或产品;新闻稿应保持中立视角。
敏感主题:严禁涉及港台政治、疫情争议、宗教迷信等内容,以免被拒稿。
2.格式与投稿细节
个人信息完整:投稿时需提供详细联系方式及身份证明,否则可能影响稿费发放。
语言与排版:
新闻稿建议使用繁体中文,副刊文学类稿件可适当保留作者风格,但需逻辑清晰。
标题需简洁有力,正文段落分明,诗歌避免冗长。
3.法律与版权
原创性:确保稿件无抄袭,引用他人观点或数据需注明来源。
授权文件:若涉及企业敏感信息(如财务数据),需提前取得书面授权。
4.沟通与跟进
主动联系:投稿后可致电编辑部确认收稿,避免遗漏。
长期合作:定期提供优质内容或独家信息,可能获得专栏邀约或优先刊登机会。
三、常见问题解答
Q:是否需要付费?
A:副刊投稿通常免费,新闻类稿件若通过代理平台需支付翻译或版面费(如中文译英文约600元/千字)。
Q:审稿被拒后能否修改重投?
A:可以,但建议根据编辑反馈调整内容,或尝试其他栏目投稿。
Q:如何查询稿件状态?
A:可通过邮件或电话联系编辑部,但需注意礼貌沟通。
四、其他建议
研读往期内容:投稿前参考《文汇报》副刊往期文章(如“文汇园”栏目),了解风格偏好。
利用地域特色:结合深港合作或乡土文化主题,增加稿件通过率。
如需进一步咨询,可直接联系《香港文汇报》副刊编辑部或新闻部(官网查询联系方式),也可以通过“登报易”平台投稿以提高效率和采用率,但需注意平台费用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