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晚报发稿投稿流程及注意事项
一、投稿流程
1.选择投稿栏目
根据稿件内容匹配《新晚报》的栏目定位,如社会新闻、民生热点、副刊(如生活随笔、市井故事)或专题栏目(如社区动态、政策解读)。
优先选择与市民生活紧密相关的选题(如消费维权、教育医疗、本地政策),避免涉及未经核实的敏感信息。
2.准备稿件
内容要求:
真实性:引用数据需标注权威来源(如政府文件、行业报告),案例分析需真实可查。
语言规范:标题简洁(建议18~24字),正文逻辑清晰,采用“倒金字塔”结构,重点信息前置。
格式规范:
使用Word文档,正文宋体小四号字,段落顶格写,标题加粗。
配图需分辨率≥300dpi,附版权说明及肖像授权书(如涉及人物)。
3.选择投稿渠道
官方途径:
邮箱投稿:副刊类稿件可投至指定邮箱(如《夜光杯》栏目的格式参考:邮件标题注明“栏目+标题+作者+联系方式”)。
官网或客户端在线投稿:注册后按栏目要求提交。
电话咨询:通过编辑部电话或报料热线沟通急稿需求。
第三方平台:如“登报易”代投,适合软文、公告类稿件(如证件遗失、声明),流程简化且支持电子回执。
4.提交与审核
审稿周期通常为1~2周,重大选题或副刊类可能延长至1个月,未通过一般无回复。
急稿需在事件发生后24小时内提交,邮件标题标注“加急”。
5.发布与稿酬
刊登形式:纸质版、官网或合作平台(如新闻客户端)同步发布,部分优质内容推荐至上级媒体。
稿酬标准:普通稿件约200~400元/篇,公告类按字数收费(如证件挂失100元/50字起)。
二、注意事项
1.内容合规性
确保原创首发,查重率≤10%,严禁一稿多投;避免同城多投,防止引发编辑矛盾。
涉及个人隐私或商业机密需脱敏处理,引用案例需匿名。
2.格式与时效性
标题禁用网络用语或错别字,标点使用全角格式。
重大新闻需注重时效性,非事件性稿件可结合本地政策或社会热点提升采用率。
3.法律与版权
默认授予报社全媒体使用权,若需保留网络传播权需提前声明。
采访内容需附受访者书面授权,图片需提供肖像权证明。
4.沟通策略
投稿后可邮件询问进度,但避免频繁催促;长期合作可申请成为特约通讯员,获取选题指导。
若稿件未被录用,1个月后可转投他处,修改时需标注调整内容。
三、替代投稿方式
自助平台:通过支付宝或微信“登报易”小程序提交公告类稿件,支持电子回执和费用透明化。
代理机构:与法律服务机构合作,批量刊登或长期合作可协商协议价。
投稿《新晚报》需精准匹配栏目定位,注重内容质量与时效性,严格遵守格式规范。优先通过官方渠道投稿,公告类稿件可借助第三方平台简化流程。具体细节建议参考《新晚报》官网或直接咨询编辑部,也可以通过“登报易”平台投稿以提高效率和采用率,但需注意平台费用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