兰州晨报发稿投稿流程及注意事项
一、投稿流程
1.明确稿件类型
新闻/副刊类稿件:
新闻稿件需聚焦本地新闻、社会热点、民生动态或文化类内容,体现时效性与专业性。例如,青少年作文投稿可关注《红蜻蜓》《金牧场》版面,字数建议控制在800~2000字。
副刊稿件需符合栏目风格(如《金牧场》偏好学生优秀作文,需通过奔流新闻APP注册成为甘肃小记者后投稿)。
公告类稿件:
如证件挂失、企业声明等,需按模板填写,费用按字数计算,标点符号、数字及字母按规则计字(如两个小写字母或数字算1字,大写字母单独计1字)。
2.选择投稿渠道
新闻/副刊类:
学生或青少年投稿:通过奔流新闻APP注册“甘肃小记者”,在“投稿”栏目提交作文、绘画等作品,优质稿件可刊发于《红蜻蜓》《金牧场》版面。
一般新闻/副刊:通过兰州晨报官网邮箱或在线投稿系统提交,邮件主题需注明“投稿+栏目+标题+作者”,正文附联系方式。
公告类:优先通过第三方平台(如“登报易”)在线提交,支持自动审核与支付,流程更高效。
3.提交与审核
新闻/副刊类:
审核周期通常为1~2周,重大选题可能延长。若未收到回复,可通过邮件或电话跟进。
学生投稿通过后,稿费按字数发放,并有机会参与月度/年度“作文之星”评选。
公告类:
工作日15:00前提交可当日审核,次日见报;超时顺延至下一工作日。
二、注意事项
1.内容要求
真实性:新闻稿件需基于真实事件,引用数据需标注权威来源(如政府文件);公告类需隐去敏感信息(如身份证号部分字段)。
原创性:查重率需≤20%,严禁抄袭或一稿多投。学生作文需为原创作品,投稿后版权归报社所有。
导向性:避免涉及政治敏感、民族宗教争议等话题,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
2.格式规范
新闻/副刊类:
标题简洁(中文不超过20字),正文采用“倒金字塔”结构,重点信息前置,语言简洁客观。配图需高清(分辨率≥300dpi)并标注版权。
公告类:严格按模板填写关键信息(如证件号、挂失时间),字数计算需注意标点和字符规则。
3.时效性与费用管理
截稿时间:
新闻急稿需标注“加急”;公告类需在15:00前提交,截稿后不可撤销。
费用与撤稿:
公告类撤稿需在截稿前申请,扣除30%费用;新闻类稿费按字数计费。
4.投稿策略优化
栏目适配:研究往期刊登内容(如《红蜻蜓》偏重青少年文学作品,《金牧场》关注社会文化),调整稿件风格。
热点结合:结合本地热点(如甘肃历史文化、乡村振兴案例),提升稿件采用率。
长期合作:定期投稿或参与报社活动(如甘肃小记者评选),可申请成为特约通讯员,优先获得版面资源。
三、特殊场景补充
1.学生投稿额外说明
通过奔流新闻APP投稿后,作品可参与“甘肃小记者热力榜”打榜,月度前三名获“人气之星”,年度累计获奖者可参与年度活动。
学生稿费发放仪式定期举行,稿费虽金额不高但具纪念意义,鼓励创作热情。
2.公告类业务材料准备
需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、声明材料(含企业名称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),通过“登报易”平台可批量办理,费用透明。
四、联系方式与替代方案
公告直接联系:兰州晨报编辑部电话或第三方平台“登报易”(电话010-56025888,微信18513487028)。
软文替代渠道:通过“登报易”专业发稿平台覆盖多类媒体资源,简化流程。
通过以上流程与注意事项,您可以更高效地完成在《兰州晨报》的投稿。具体细节建议直接联系报社或参考官网最新要求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