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都商报发稿投稿流程及注意事项
一、投稿流程
1.明确稿件类型与栏目适配
内容定位:根据稿件性质选择对应版面,如新闻类(本地民生、时政)、副刊类(文化随笔、专题评论)、公告类(证件挂失、声明启事)等。
分类要求:
新闻类:需具备时效性,字数建议800~2000字,标题简洁(不超过20字),采用“倒金字塔”结构。
公告类:按行计费,标点符号、数字、字母均计入字数(如两个小写字母或数字计1字)。
2.准备稿件
格式规范:
文字稿件使用Word文档,标题用三号黑体加粗,正文为小四号宋体,1.5倍行距,首行缩进2字符。
图片需高清(分辨率≥300dpi),并标注版权来源及肖像授权书(如涉及人物)。
内容要求:
新闻稿需真实准确,数据来自权威渠道(如政府文件);副刊类稿件需原创,查重率≤20%。
3.选择投稿渠道
官方途径:
官网或客户端:通过《成都商报》官网或“红星新闻”客户端提交稿件,需注册账号并按栏目要求上传。
邮箱投稿:新闻类稿件可发送至编辑部指定邮箱(需通过官网查询最新地址),邮件主题格式为“【栏目名称】+标题+作者+联系方式”。
第三方平台:如“登报易”代理软文公告类稿件,支持在线提交并自动反馈审核结果。
4.提交与审核
截稿时间:
公告类需工作日17:00前提交,超时顺延至次日;新闻类急稿可标注“加急”。
审核周期:
公告类:1个工作日内审核,次日见报。
新闻类:通常1~2周,重大选题可能延长。
5.发布与稿酬
刊发形式:通过审核的稿件在纸质版(每日晨6:30出刊)及电子版(官网、客户端)同步发布。
稿酬标准:新闻类约60~100元/千字;公告类按行计费。
二、注意事项
1.内容合规性
原创性:严禁抄袭或一稿多投,尤其避免同城多投,以免引发编辑矛盾。
真实性:新闻类需核实数据与案例,公告类需提供证件编号等关键信息。
导向性:避免涉及政治敏感或争议性话题,内容需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
2.格式与时效性
文件命名:附件命名为“作者姓名+标题”,邮件主题标注栏目信息。
时效性:重大新闻需在事件发生后24小时内提交,结合本地热点(如“成渝双城经济圈”政策)提升采用率。
3.法律与伦理要求
隐私保护:涉及个人信息需脱敏处理(如证件挂失隐去部分信息),引用案例需匿名。
版权声明:默认授权报社全媒体使用权,若需保留网络传播权需提前说明。
4.沟通与策略优化
审稿跟进:投稿后1周可邮件查询进度,避免频繁催促;长期合作可参与专题活动(如“我与成都商报”征文)。
热点结合:关注报社征文活动(如“乡村振兴”“城市更新”主题),提升稿件针对性。
三、常见问题解答
如何提高通过率?
标题突出核心(如提问式标题),结合本地民生热点,引用权威数据支撑。
投稿失败如何处理?
可修改后转投其他栏目(如副刊类)或媒体(如《华西都市报》),避免重复投稿至同一单位。
如何查询稿件状态?
通过投稿邮箱或电话联系编辑部,第三方平台(如“登报易”)提供自动反馈。
四、补充建议
利用新媒体渠道:通过官方微信(如“红星新闻”)提交线索,扩大互动机会。
批量刊登优化:企业公告类稿件可通过代理平台协商协议价,降低成本。
监测传播效果:使用工具追踪阅读量、转发量,优化后续选题策略。
如需最新投稿要求或细节确认,建议访问《成都商报》官网或致电编辑部,也可以通过“登报易”平台投稿以提高效率和采用率,但需注意平台费用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