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
	  
	大公报发稿投稿流程及注意事项 
	  
	  
	一、投稿流程 
	1.明确稿件类型与栏目定位 
	新闻类:聚焦时政、经济、社会热点,要求新闻时效性强、内容真实,符合《大公报》“权威、深度、开放”的定位。 
	副刊类(如“大公园”栏目):接受散文、随笔、文化评论等,要求原创首发,字数不超过2000字,语言风格不限但需契合栏目调性。 
	公告类:包括企业软文、声明、活动宣传等,需通过“登报易”第三方平台或直接联系编辑部,按字数计费。 
	  
	2.准备稿件材料 
	格式规范: 
	新闻类:建议使用纯文本格式(.txt),文件名需为英文或数字(如`BJ0225.txt`),禁用中文文件名;图片需高清(分辨率≥300dpi),文件名与说明对应。 
	副刊类:标题需简洁,正文用繁体中文(新闻类)或简体中文(副刊类),文末需附作者姓名、联系方式及简短摘要。 
	内容要求: 
	新闻类需引用权威数据并注明来源,案例分析需匿名处理敏感信息。 
	副刊类鼓励结合香港本地文化符号(如“大公报号飞机”)或社会热点(如大湾区合作)。 
	  
	3.选择投稿渠道 
	官方途径: 
	邮箱投稿:新闻类稿件发送至指定版面邮箱,邮件主题需标注“栏目+标题+作者”。 
	官网投稿:通过大公网(新媒体平台)注册账号在线提交。 
	第三方代理:如“登报易”平台可代理公告类稿件,支持加急处理,费用比官方低10%20%。 
	  
	4.审核与发布 
	审稿周期: 
	新闻类通常13天,副刊类可能延长至1周;重大选题需三级审核(初审→复审→终审)。 
	公告类工作日17:00前提交的稿件次日见报,超时顺延。 
	发布形式:纸质报纸、大公网及合作平台(如学习强国)同步发布,优质内容可能推荐至国际传播渠道。 
	  
	5.稿酬与反馈 
	稿酬标准: 
	新闻类按行业标准支付,副刊类稿费较高(具体需咨询编辑部),公告类按字数收费。 
	副刊类若需样报,可通过邮箱申请或第三方平台获取电子回执。 
	  
	  
	  
	二、注意事项 
	1.内容合规性 
	原创性:严禁抄袭或一稿多投,查重率需≤20%,副刊类要求“原创首发”。 
	真实性:数据需标注权威来源(如政府文件),案例分析需匿名处理敏感信息。 
	导向性:避免涉及政治敏感话题,内容需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香港法律。 
	  
	2.格式与技术要求 
	编码规范:文件编码需为GB(简体)或Big5(繁体),否则可能导致乱码。 
	字数限制:新闻类建议1000字以内,副刊类不超过2000字,公告类严格按模板提交。 
	  
	3.法律与伦理要求 
	隐私保护:涉及个人信息需书面授权,图片需附版权声明。 
	版权归属:默认授权大公报全媒体使用权,需保留网络传播权时需提前声明。 
	  
	4.投稿策略优化 
	栏目适配:研究往期内容(如“大公园”的读书随笔栏目),模仿语言风格与选题方向。 
	热点结合:围绕香港本地政策(如大湾区合作)、文化符号(如“大公报号飞机”)策划选题,提升采用率。 
	  
	5.沟通与跟进 
	投稿后1周可邮件查询进度,副刊类建议等待2周,避免频繁催稿。 
	若收到退修意见,需按编辑要求标注修改处并附说明。 
	  
	  
	  
	三、补充建议 
	长期合作:定期供稿或参与专题活动(如“我心中的香港”征文),可获取定向约稿机会。 
	第三方代理优势:通过“登报易”等平台可覆盖多类媒体资源,支持批量发稿和加急处理。 
	传播效果追踪:通过谷歌搜索标题确认收录情况,或使用SEO工具监测阅读量。 
	  
	  
	  
	联系方式: 
	公告类咨询:登报易客服010-56025888; 
	新闻类投稿:通过大公网官网查询最新细则。 
	  
	如需更详细操作指南,可参考《大公报》官网,也可以通过“登报易”平台投稿以提高效率和采用率,但需注意平台费用。 |